碰撞试验机对产品设计有着深远且多维度的影响,它从多个方面推动着产品向更优、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引导结构设计优化
1、提升整体强度与稳定性
碰撞试验数据为产品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关键信息,使其能精准评估产品在受力时的结构表现。例如,在汽车设计中,通过碰撞试验机模拟各种碰撞场景,工程师可了解车身不同部位在撞击时的变形程度和受力分布。若发现某部位在碰撞时容易发生较大变形,影响驾乘人员安全,就可以对该部位的结构进行加强。如增加加强筋、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材或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从而提高车身的整体强度和抗撞性能。
对于电子产品,碰撞试验能帮助确定产品外壳的最佳结构设计。如果一款手机在碰撞试验中频繁出现外壳破裂或内部组件松动的情况,工程师可以重新设计外壳的形状、厚度或连接方式,增强其整体的稳定性,确保在摔落等意外情况下产品仍能保持完好。
2、优化结构布局
碰撞试验结果显示的产品内部结构和部件的受力情况,有助于设计师优化结构布局。在医疗器械领域,如便携式超声诊断设备,碰撞试验可能发现内部电路板在某些冲击方向下容易受到挤压导致故障。设计师可根据这一结果,调整电路板和其他敏感部件在机箱内的位置,或者增加缓冲结构,使产品在受到碰撞时,内部重要部件能更好地抵御冲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航空航天产品中,碰撞试验对于机载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的确定也至关重要。通过模拟飞机起降、飞行中的气流冲击等各种碰撞情况,工程师可以合理安排设备在机舱内的位置,避免设备在碰撞过程中相互碰撞或受到过度振动而损坏,确保飞行安全。

二、促进材料选择与改进
1、筛选合适材料
碰撞试验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在体育用品制造中,如滑雪板、自行车头盔等产品,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通过碰撞试验对比不同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工程塑料等)的样品,企业可以选择出适合产品需求的材料。例如,碳纤维材料在吸收冲击能量方面表现出色,适合用于滑雪板的制作,能够在摔倒时有效减轻冲击力对滑雪者的伤害。
在建筑行业,对于抗震结构的设计,碰撞试验原理同样适用。研究人员通过模拟地震波对建筑材料的冲击,筛选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高性能的钢筋、新型的混凝土配方等,用于建造能够抵御地震灾害的建筑物。
2、推动材料改进
碰撞试验结果还能反馈给材料研发团队,促进材料的改进。例如,在包装材料领域,传统的泡沫塑料在抗冲击性能上可能存在局限。通过对使用泡沫塑料包装的产品进行大量碰撞试验,分析其在不同程度冲击下的缓冲效果,材料科学家可以针对性地改进泡沫塑料的配方或结构,提高其能量吸收能力,使其在产品运输过程中提供更好的保护。
对于汽车的轻量化材料发展,碰撞试验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随着汽车行业对节能减排的追求,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等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碰撞试验中发现,这些轻量化材料在某些碰撞场景下的吸能效果不如传统钢材。这促使材料研究者不断改进轻量化材料的性能,通过添加增强相、优化热处理工艺等方式,提高其抗撞性能,从而在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目标。
三、完善功能设计与人机工程学考虑
1、保障产品功能可靠性
对于一些精密仪器或电子设备,如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医疗检测设备等,碰撞可能会导致设备功能失效。碰撞试验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产品在碰撞后的功能恢复能力和可靠性。如果在试验中发现某些电子元件在碰撞后容易损坏,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设计师可以通过增加防护装置、采用更可靠的连接方式或备份系统等方式,确保产品在碰撞后仍能保持基本功能。
在智能家居设备中,如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产品,可能会因为用户的不小心碰倒而掉落。通过碰撞试验,优化产品内部的固定结构和连接线路,保证即使在受到碰撞后,设备依然能够正常播放音乐、录制视频等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2、融入人机工程学设计
碰撞试验也能为人机工程学设计提供参考。以手持工具为例,如电钻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因操作不当而掉落。通过碰撞试验分析工具掉落时对手部的影响,设计师可以优化工具的手柄形状、材质和表面纹理,使其在握持时更加舒适和安全,即使意外掉落,也能减少对手部的伤害。
在儿童玩具设计中,考虑到儿童玩耍时可能会将玩具掉落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碰撞试验有助于确定玩具的边角形状、表面柔软度等参数。例如,将玩具的边角设计成圆润的形状,采用柔软的橡胶或塑料材料,确保在碰撞时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同时也能让玩具更加耐用。